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意蕴追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文艺,是文艺发展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文艺建设形成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关键指向,更为我们党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既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动力立场、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创新发展,又要感应时代呼唤、把握现实需求。
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动力立场和价值追求,跃动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画卷。“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核心思想之一。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亦是社会主义文艺创造与存在的关键主体。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文艺工作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指明了“为人民”的文艺大众化方向,“鼓舞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发展“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动力立场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相耦合,其人民意蕴也一脉相承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丰富与充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相关重要论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总书记不仅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提升自身修养、弘扬正道,“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特别是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守正道、走大道”,保持对文学艺术的敬畏之心、对专业研究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反复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起舞”“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并且进一步阐明优秀文艺作品关键在于“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只有正确把握“人民”关键词,扎根于人民生活、运用人民语言、讲述人民故事,才能以丰富生动的文艺作品展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和充沛情感,活跃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现实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独特力量。
始终坚持“第二个结合”的方向与路径,重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
“第二个结合”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突出创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根脉,融汇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魂脉,既是增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滋养,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艺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根本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内在机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凝练的科学把握。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既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又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提供理论支撑,帮助我国在多元文化形态的意识交织中保持清醒立场。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植根的沃土,以独特文化传统、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提供丰厚滋养,印证了走文艺发展本土特色的必然。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作为“第二个结合”的具体实践,其发展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又不能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土,因此只有“‘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才能深刻表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创新、革故鼎新的发展特性,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提供了鲜活动能。
“第二个结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实力量,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创新始终坚持并实践升华的立场导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也是“第二个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重要目标。从价值立场来看,“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互动实践形成的理论成果,其以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特质、文化特性、文艺形态为前提,以“为我所用、兼容并蓄”的主动姿态,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在文艺建设中明确以文塑人、以文铸魂的旨向,提升人民群众的文艺素质、审美水平,以达到文化启发民智、浸润民心、滋养民风的效果。从价值导向来看,“第二个结合”佐证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高度契合,要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艺特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中国化、时代化,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多元化发展的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文艺服务人民和人民创造文艺相统一。
核心聚焦文艺感应时代呼唤、把握现实需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感应时代呼唤、把握现实需求是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具象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文艺作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汇聚着厚重的历史认知、细腻的生活感悟、共同的时代追求,
关乎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力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树立时代观、历史观,深刻认识文艺对时代的映照作用,是文艺缩像反映时代的必然途径。毛泽东指出“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延安时期,为了揭露敌伪对占领区的欺骗宣传与凶残暴虐、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与巧取豪夺,反映人民大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苦生活,文艺工作者以宏观微观相结合视角把握着时代文艺的创作,在作品内容上将群体特征凸现,截取革命时代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片段,“典型化”塑造着人物形象和情景环境;在主题传播上,以传播救亡抗日道路、歌颂爱国英烈、巩固统一战线建设为重心,《白毛女》《兄妹开荒》《拥军花鼓》等文艺作品在积极反映时代、引领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近些年,《雪山大地》《宝水》《沧浪之水》《石榴树上结樱桃》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杂花生树、生动传情的语言魅力,向读者们介绍了如在身侧的各色“熟人”,从而吸引读者沉浸式进入故事情节,唤醒与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
坚持立足时代、以艺通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现实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的关键要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时代精神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必备要素和充要条件,唯有立足时代、把握现实才能赋予文艺作品以精美形质,创作出彰显时代风貌、切入时代腹地、反映时代本质,有筋骨、有温度、有特色的妙作佳品,以人文纽带牵系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大江大河》《人民的名义》《山海情》《觉醒年代》《人世间》《功勋》等影视作品借用主旋律的概念,不仅展现了内容多元的题材特征,而且表现出反映社会进步主要潮流的时代精神,扩展了“爆款”作品的叙事种类与讲述方式。此外,近年热度不减的家庭题材剧,以个体、家庭、社会的三重视角,伴随着扎实的生活质感、现实议题、精彩故事,聚焦于“真现实”的社会现象,探讨着近期的社会热点话题,表现文艺作品对现实问题的凝练理性与思辨,增强“艺术美”的时代痕迹与现实回应。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作为感应时代呼唤、把握现实需求的介入者、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见证者、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者,情感与情思、写实与记录、想象与虚构、创作与反映都要带入置身时期人民种种生活与文化的烙印,努力回复着时代文艺的真问题、调和着时代文艺的张力矛盾、建构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艺形态。(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莎)